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稍微有點數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不可能是東西方向的洛水,比如,商丘人的“管”這個字,其意義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商丘話和安徽北部、山東菏澤地區的方言,語調倒是很為接近。
1、商朝人從哪里來?是來自商丘嗎?商朝人長什么樣子?
以前沒讀過史書,總以為商發源于東夷,1、然而史記上說,事做于東南,所以禹興于西羌,湯起于杜亳,這里明確提出湯起于(西北),也就是陜西商雒關中地區。并非河南的商丘地區~在最東部2、竹書紀年跟史記可以相互印證,竹書紀年:湯居亳,東至于洛。秦本紀:東地至洛,這兩個洛水指南北走向的北洛水。稍微有點數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不可能是東西方向的洛水,
所以竹書以另外一種方式證明了杜亳在陜西。3、秦本紀:秦武公大戰冀戎、亳戎、下圭,秦武公只可能在陜西大戰亳戎,跑到洛陽商丘大戰亳戎可能嗎?商起源于陜西的文獻,可謂多如牛毛,分散于幾十個文獻,沒有一個文獻指河南洛陽或者商丘,4、楚辭:湯岀重泉(陜西蒲城)成湯東巡,有莘媛及(陜西合陽)。5、尚書:東征,西夷怨,
6、千字文:磻溪伊尹(陜西寶雞)7、升自陑(孔安國說潼關附近)8、帝王世紀:商在商雒,否定商丘9、呂氏春秋:天有二日,西日勝。10、封神演義:網開三面,漢南人聽了(洛陽商丘有漢水嗎?)11、漢書地理志:晉蒲阪有堯山(王莽改蒲阪為蒲城,蒲城有堯山,不是山西永濟而是陜西蒲城)12、商頌:自彼氐羌(河南人自己的記載)另外,13、路史、通志、括地志、水經注、呂思勉中國通史,無一不說商發源于商雒,文獻多的是,陜西不但孕育了周秦漢唐,更孕育了夏商,
下面駁河南說。1、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也,是以嵩高為中岳,四岳各如其方,這里的岳包括中岳、西岳、南岳、北岳和東岳,可不僅僅指嵩山,應該指北中國,因為渭河、黃河、洛河,經常被提及,所以是河洛之間,如果單純指黃河與洛河中間,就太缺德了①難道這一句,就可以否定所有文獻?包括詩經?②商都安陽在河洛中間嗎?是不是打臉?③堯舜禹時期,只聽過四岳,啥時候有五岳了?只有太室哪來的嵩山?哪來的中岳?2、吳起列傳:殷紂之國,左孟門有太行常山在其北,黃河在其南。
這句話怎么就指洛陽了?這幾句話可以說混亂之極,根本不知道吳起在說哪里,我聽著好像是太行以東的河北省,又像山西以西的山西省,反正我聽不懂他說什么,咋個就指河南了?咋個就指洛陽了?3、竹書:甄巡,太康居之羿又居之桀又居之,我把竹書翻了幾百遍,啥時候見這句話了?是我眼睛斜還是誰的眼睛斜?不知道從哪瞎編的歷史,
4、洛陽就是甄巡,憑啥?為啥?為了搶歷史,有些人把正常的辯論,故意渾水摸魚、烏煙瘴氣、還要上法院、做節目、否文獻、發明歷史、網絡攻擊、手段極其卑鄙,令人極其憤怒。商早期的歷史到底發源于東還是發源于西目前還屬于爭論階段,反正我所見的全部文獻都說商發源于陜西商雒,至于是否真實,就看以后的考古,如果說商發源于東北更加是無稽之談,如果是山西,跟文獻記錄也格格不入,山西至少沒有洛水和商山,東北也沒有商山、洛水。
2、商丘話是河南話嗎?
商丘雖然是河南的一個地區,但商丘話和傳統的被大家接受認可的河南話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比如,商丘人的“管”這個字,其意義等同于“中”“可以”的意思。但河南就這一個地市說這個方言,倒是山東菏澤有這樣言語。商丘話和安徽北部、山東菏澤地區的方言,語調倒是很為接近,不知道語言學上怎么定義地方話的。自己覺得河南話大概是以鄭州為中心地區的地方話吧,
3、在商丘年收入10萬的處在什么水平。有多窮?
我給大家普及一下,年收入10萬,相當于月薪8333元,在商丘,上班族來說。工作1年以下的新手,每個月撐死3000元,沒有五險一金,工作1-3年的朋友,每個月工資5000-7000,而且還得是差不多得崗位,畢竟有的人工作五年了還是月薪4000,那么,有哪些工作能月薪過8000的?第一個:銷售,本地銷售要做的牛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