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錫高架橋側翻的事件發生,造成了三死兩傷,原因應該就是貨車超載引起的。再者就算你出這個錢,我修成200噸的不會翻,哪天來個250噸的車上去了,翻了,你又怪我設計,請注意,這條道路叫312國道,可以說是中國最繁忙的國道之一吧,了解情況的都應該知道,這條道上大貨車絕對是通行量非常恐怖,旁邊就是鋼材市場,15年的通行中,我想絕對不是到今天才有一輛180噸的超載貨車通過吧,這么多的超載車輛通過,它抗住了。
1、聊城大貨車超載,一輛車拉了3節火車皮的貨,你怎么看?
超載一直是國家在治理,但是斷不了根的問題。最近,無錫高架橋側翻的事件發生,造成了三死兩傷,原因應該就是貨車超載引起的,而山東省一直都是我國的物流大省,自然就針對超載展開了行動。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在10月14日晚到15日早針對超載進行了專項整治,不查不要緊,一查就不是一兩起,載貨超過百噸的車輛都有14輛,準載40噸的車上,從108.5噸(超載121%)到190.8噸(超載289%),情況真的是非常嚴重。
而車上基本都是裝的石子、鋼材、鋼卷等重型材料,一節火車車皮才能夠裝60噸的貨,一輛汽車就可以裝190噸,真的不可謂不嚇人。一般的橋梁,設計載重也就幾十噸,這一輛車上去,這橋估計就垮了,到時候就不是賠點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那真的就是活生生的人命。超載不管是對于交通安全、對于司機還是物流公司,其實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現象,但是為什么總是屢禁不止呢?先從大的環境來看,國家一直都在提我們國家的物流成本太高,需要降低物流成本,而物流成本包括哪些呢?主要是倉儲、運輸兩個方面,
根據交通部相關的政策,本意是希望通過整頓物流的市場,規范作業,從減輕稅收、過路費、提高車輛和倉庫的利用率來達到這個目標。但落到真正的執行層面的時候,就變成了直接壓低運輸和倉儲的費用,我國由于國土面積龐大,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發展差距大,所以常常出現車輛運輸中空返的現象,特別是從東部沿海城市往西部城市運輸的車輛,空返率相當高,這也就造成了運輸成本的增加。
而這一切的成本最終都落到了司機的頭上,也就造成了,司機如果不超載就很難賺錢的情況,一輛重貨卡車,少說40-50萬,多的有70-80萬到上百萬的,作為卡車司機,有幾個人能一次性拿出來那么多錢買車?基本都是貸款按揭。而中國的卡車數量多,貨源少,競爭壓力大,也就直接導致了卡車司機間相互的競爭,壓價,可以說,這種超載的行為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貨車司機或者物流公司的意愿,這是一個社會化的問題,需要從經濟發展平衡,物流市場整治,政策法規扶持等等多個方面來聯合解決這個問題,單單是責怪一個司機是沒有意義的。
2、無錫高架側翻,真的設計有缺陷嗎?
什么叫設計缺陷?缺陷是在正常橋梁使用情況下,因為設計考慮不足,或者遺漏相關指標,導致橋梁出現事故,這個是設計缺陷,或者是設計重大事故,設計,不是說你想說設計怎樣就設計怎樣,經濟性,周圍現狀環境,地質情況,投資成本,投資效益等等。我單柱一個高架10個億能修好,你非要雙柱,也許20個億都打不住,可是我10個億投資完全可以滿足社會效益通行等等,我為什么要花20個億,財審會通過?是不是浪費資源,對地面道路通行會不會影響等等,考慮過?我這橋就不是給180噸的車修的,何況他180噸是違法,我為了保證違法行為的安全而多花錢,這錢你出?再者就算你出這個錢,我修成200噸的不會翻,哪天來個250噸的車上去了,翻了,你又怪我設計?就像你房子抗7級地震,結果來了個八級地震你房子塌了,你怪我沒給你修成抗10級地震的?就像剛日本的房子來了臺風屋頂吹跑了,你怪日本工程師怎么房子沒給我設計成抗20級風力?這座橋是05年左右建成,在近15年的使用中沒有出現問題,最起碼可以說明這座橋可以滿足所有常規的通行吧?這樣的橋叫設計問題?質量問題?請注意,這條道路叫312國道,可以說是中國最繁忙的國道之一吧,了解情況的都應該知道,這條道上大貨車絕對是通行量非常恐怖,旁邊就是鋼材市場,15年的通行中,我想絕對不是到今天才有一輛180噸的超載貨車通過吧,這么多的超載車輛通過,它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