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是當前農村一種新型的經營方式。如果家庭農場勞動力不是源于家庭自身,而是雇傭社會大量工人,那就不能叫家庭農場,(2)新型家庭農場經營主體短缺是制約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意見》中要求各級政府要對家庭農場重視起來,將促進家庭農場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強化部門間的合作,推進家庭農產立法,推進家庭農場發展制度化和法制化。
1、怎么弄個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這一經營模式符合了農民的需要,符合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并充分顯示了其優越性,但目前家庭農場畢竟處于起步階段,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1)土地權屬模糊、承包政策不落實或落實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家庭農場的必由之路。然而,當前農民對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權屬認識不清,
根據筆者對河北省某縣500個農戶的調查數據,發現樣本農戶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認知模糊,對經營權的認知最為模糊,甚至不知經營權為何物。(2)新型家庭農場經營主體短缺是制約家庭農場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全國農村有1.5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就業,農村適用人才和新型農民大量短缺,農村不可避免的出現了“青壯年荒”、“勞力荒”,原來村里留守的是老人、婦女和孩子,自然就缺乏主要勞動力。
(3)資金短缺是成為家庭農場持續發展的掣肘,根據筆者在四川崇州的調研,發現幾乎所有家庭農場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著資金短缺問題。(4)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滯后是影響家庭農場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存在著總體水平仍然偏低,體系建設仍然滯后,公共服務能力仍然薄弱,服務內容與家庭農場需求差距較大等問題,已經成為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的瓶頸,當然也有許多運營不錯的家庭農場,節假日都人山人海。
2、在農村種多少畝地才算家庭農場,國家給補助多少?
地方政策不一樣,所謂的畝數也不一樣,我們這是土地連方一塊有50畝地以上就可以申請成立家庭農場,至于怎么申請我以前也說過,想了解可以私下說,在這就不說了,至于補貼,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有沒有,或是補多少,反正我們有是有,可是不是白給你補得,說白了等于補給你的就是你自己用自己的錢買的,白給你是不可能的,就會白給你點農藥,農藥也是不怎么好,一般給的農藥我們都不用,不是啥好農藥,用了反而起副作用,白給你只會給點不值錢的東西,值錢的東西不會白給你,至于直接補錢是沒有的,只會給你補貼一些,農藥,化肥,種子,農業機械,比如,噴灌,飛機,打藥車,等等,基本上補給你的都是自己花錢買來的,這句話都該理解是啥意思吧,國家對農業的政策是好得補貼力度也是很大,就看各個地方政府部門怎么去執行了,,
3、辦家庭農場國家能補貼多少?
家庭農場是當前農村一種新型的經營方式。它有五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它的勞動力主要源自農戶家庭家庭農場從勞動力結構看,與小農家庭生產方式差不多,如果家庭農場勞動力不是源于家庭自身,而是雇傭社會大量工人,那就不能叫家庭農場。家庭農場的核心勞動力是以家庭成員為主,第二個特點是:家庭農場必須從事農業生產如果你的家庭農場生產離開農林牧漁,比如搞塑料制品生產,搞電子商品生產,搞什么運輸沙石場,那么就無法叫家庭農場。
第三個特點是:家庭農場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而且有一定的流轉期,比如,你想種植糧油作物,規模性的家庭農場,至少要達到100畝以上的面積。如果你想種植水果,至少要達到50畝以上,有人說,我不搞種植業,我搞養殖業家庭農場,這規模又怎么算?這方面其實也有標準的:比如你養豬,一年出欄肥豬要達1000頭以上,如果你想養牛,至少一年出欄達100頭以上。
如果想養家禽,至少每年出欄達一萬羽以上,如此水產業,林業,都是有規模要求的。同時,你必須保證你的土地流轉期至少五年以上,少了不可能認可,不是說你今年搞了一個家庭農場,明年不搞了,那只有一二年土地流轉期的,不符合家庭農場的要求,第四個特點是:家庭農場生產經營必須集約化、商品化,從集約化角度看,你的生產要有一定的資本有機構成,比如生產使用較大規模的農業機械,種植與養殖要符合科學的合理密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