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教師資格考試試題(政治理論與教育法規)1。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15分)1。我國教育法規的“母法”有()A、義務教育法B、教育法C、高等教育法D、教師法2。2002年12月6日...軟件大小:未知授權方式:免費下載:2423推薦學位:《教師資格考試》2003。2007《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一)及答案(此大題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5、 高等教育 心理學試題及答案txt全集下載高等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完整小說txt的附件已經上傳到百度網盤了。點擊免費下載:內容預覽:高等教育-1/Test高等教育-1/Test第一章題目1,選擇題1。心理現象分為()A、心理過程與人格心理B、認知過程與人格心理。認知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B、知覺過程、情感過程、行為過程C、感覺過程、知覺過程、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3、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的實踐A、認知過程B、情感過程C、意志過程D、認知過程、情感過程、意志過程4、()中A、一般心理學B、發展心理學C、理論-9-1/D、比較心理學、6、()是理論心理學基礎,主要是研究心理學、的心理現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規律,()是研究個體心理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
6、教育 心理學幾大常用理論高等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43 高等教育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的動機理論是以人的基本需求為基礎的。馬斯洛提出,基本需求有不同層次,自下而上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也是自我實現的最高層次。需求的出現遵循層級順序。一般來說,人們會在滿足較低層次需求的基礎上,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奧蘇貝爾動機理論USA 心理學奧蘇貝爾在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包括認知內驅力、自我完善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三個方面。認知內驅力是認識和理解身邊事物、掌握知識、系統解釋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在學習活動中,認知內驅力指向學習任務本身(為了獲取知識),是一種重要而穩定的動機。
7、 高等教育 心理學怎么幫助改變歸因可能是快考試了,導致你情緒緊張。一個人的時候會胡思亂想,煩躁不安。建議你適當的散散步,逛逛街,和朋友同學放松一下。如果你想不通,就不要太勉強放下。學會放手。如果你心煩意亂,做一些運動來緩解精神壓力。歸因訓練是指通過一定的訓練程序,使個體掌握一定的歸因技能,形成更積極的歸因風格的一種訓練方法。
在訓練中,可以選擇具有相似個體特征(如年齡、性別等)的榜樣。)讓受訓者觀察榜樣在完成一項具體任務時是如何將成功歸因于自身能力的,從而提高受訓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歸因訓練可以分為兩種方式:1。錯誤歸因訓練錯誤歸因訓練的理論基礎是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雙因素理論。他們認為,個體在生理激活和認知過程的相互作用下,正在經歷特定的情緒體驗,當他處于積極狀態時,生理激活可以增強愉快的情緒,當他處于消極狀態時,生理激活可以增強憤怒的情緒。
8、 高等教育 心理學a一b型人格A型人格表現為:1。運動、走路、吃飯的節奏很快;2.他們對許多事情的進展不耐煩;3.他們總是試圖做兩件以上的事情;4.他們處理不了閑暇時間;5.他們癡迷于數字,他們的成功是以他們從每件事情中獲益多少來衡量的;2.他們從來沒有時間緊迫感和其他類似的不適。我覺得除非環境需要,否則沒有必要展示或者討論我的成就和成績,3.充分享受我的娛樂休閑時間,而不是不惜一切代價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4.完全放松,沒有負罪感。